【我和我的祖国?亲历故事】陪伴了半个世纪的“老朋友”( 二 )

不怕你们笑话,我是八岁大的时候才穿上裤子。那时候是真苦,角茸村的村民都没见过大米,因为大米要公社派人拿青稞、洋芋到大理、保山等地去换,路程遥远不说,一路上还坏了不少。

在我23岁那年,家里终于盖起了木制的新房。可是因为不通电,一到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黑漆漆的新房里,透过酥油灯昏暗的光影,还是让人觉得生活没有盼头。

这样的状况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一台变压器的到来,我们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是一台生产于1962年的老旧变压器,容量100千伏安。当时全中甸县(香格里拉市原名中甸县)一共有三台变压器,是“雪山雄鹰”民兵英雄七林旺丹为家乡发展专门购置的,一台在东旺乡新联村,一台在小中甸乡麻风村,一台在中甸县修分厂。1971年,当时的公社社长知诗培楚、会计开主、保管员扎拉用40多头牦牛和马匹从中甸县修分厂换回来了这台变压器和电线。

【我和我的祖国?亲历故事】陪伴了半个世纪的“老朋友”

1962年国营昆明电机厂生产的变压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