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国微首推载带定制技术 打造智能卡“芯”形象( 二 )

这是芯片彩色定制载带技术首次在中国市场出现。

这一技术对智能卡到底有何意义?其实,对于一张智能卡而言,我们看到的“芯片”部分,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日常被触碰到的金属质地,就是包裹着芯片的封装载带,载带上有连接介质,以保证芯片与外界可靠地进行通讯。

不难发现,尽管卡的种类五花八门,但无论是银行卡、社保卡或是城市通卡,金属载带部分基本都是同样的纹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这是因为,封装载带的蚀刻技术极为复杂,对工艺要求非常高,以至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封装智能卡模块出现后,载带这种介质的外在形象数十年来几乎毫无变化。

因此,当我们拥有了可爱的hello kitty卡、高贵的白金卡、富有情怀的定制卡,并被卡片上的内容或设计所打动时,很少有人想到,印象中“雷打不动”的金属模块,居然也可以拥有“定制版”。

这一次,紫光国微做到了。

紫光国微首推载带定制技术 打造智能卡“芯”形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