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 黎明前的狂欢(13)

不过,背靠各大投资机构的品牌方大概不这么认为。在中国这个到处充满“人情味”的神奇土地里,一些项目投资人树大根深,面对即将到来的监管,甚至有些期盼。

疯狂的市场不仅帮忙完成了教育用户的职责,而且一旦政策落地,那些背景薄弱的中小企业将被收编或淘汰,这无异于替他们扫清障碍,并且形成新的行业壁垒,而他们手握大额资本,依然能够稳稳坐在牌桌。

在这片灿烂的红海中,留下来的将是最后的几个巨头。即便如此,这块奶酪能让你拿多少,怎么拿,最后还是你大爷说了算,最起码你不能白拿。

从汪莹的悦刻,到罗永浩的小野,再到蔡跃栋的YOOZ,各路互联网精英争相跨界,在电子烟的一亩三分地打得火热。

伴随着资本的重磅押注,以及电子烟本身较低的入场门槛,让原本有些冷静的市场再一次热闹了起来,比去年的区块链,有过之而无不及。

目前市面上的电子烟,大都造型时尚、口味诱人,那些大多数创始人也都在争先公开表态:电子烟的目标客户是已有烟民,而不是那些不抽烟的人,并明确表示,不买给未成年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