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需求潜力大 去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4.8万台套( 三 )

根据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国际机器人联盟将机器人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现阶段,考虑到在应对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中,对特种机器人有着相对突出的需求,我国将机器人划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类。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简称“产业报告”)显示,工业机器人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自动控制代替人类执行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主要包括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等。

采访人员看到,在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摆放着一套完整的智能化机器人弧焊生产线,展示了多个工种的工业机器人。大负载搬运机器人就像长着若干长臂的“大怪兽”,灵活地抓取夹具和工件,为弧焊工作站上下料。弧焊机器人焊接的同时,搬运机器人还配合完成工件尺寸在线检测、焊缝质量在线检测等多种工艺过程,实现了工件在各工位间的自动转运。

而在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的展台,一只机械臂在头部模型上精巧地转动,进行模拟手术。“我们这款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是研发团队历经10余年的研究结晶,目前已与全国300多家医院合作,临床运用达5000多例。”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务主管陈思雨介绍,“未来,手术机器人运用将越来越广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