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与月亮,一群工程师的选择(12)

某种程度上讲,那个时候的我们,都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感觉在里面。至少书上是这么读的,这么学的。

当时淘宝去浙大招人,人家都不愿意来,招进来我们这些所谓的技术人员,大多是农村孩子,学历也不是很高。大家都抱着一种想要出人头地,或者想要改变一些东西的愿望来到这里。

我来的时候工资到手只有3000多元,远低于之前的收入,家里人都不理解,他们问,「你在那边到底做什么」?我当时讲不明白什么叫淘宝网,能够想到最好的回答就是,我们像做菜市场的,里面有这么多摊位,至于卖什么,都是其他人来卖。一直到2010年左右,我都还是用这套方式解释。

来淘宝头一年,是经济上非常痛苦的一年。进淘宝之前,我已经买了房子,因为工资忽然变少,老婆每个周六都加班,母亲一边种地,还去工厂上夜班,就为了资助我。

2008年淘宝商城(天猫前身)上线,之后几年时间我都在做「交易」这一块,非常满足。那么多用户用到你代码所写的功能,对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一件事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