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反击战之前,解放军这样预判印军的战斗力,结果怎么样?( 五 )

我军以阵亡722人 , 负伤1697人 , 合计2419人的代价 , 歼灭印军8853人 , 其中击毙4885人 , 俘敌3968人 , 缴获各种火炮380门 , 各种枪支6403支 。 整个战争进程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 打得相当精彩 , 赢得极为漂亮 。 用西方媒体的评价说 , 是干脆利索如“小刀切黄油”一般的战争 。

通过这次自卫反击作战 , 我军基本上摸到了印度军队的底 。 印军步兵师编制原则上是三四三编制 , 即师下辖3个旅 , 旅下辖3个营 , 营下辖4个连 , 连下辖3个排 , 排下辖3个班 。 步兵主要装备李恩菲特步枪、司登式冲锋枪、布伦式轻机枪 。 由此可见 , 印军的编制仍然沿用英国旧制 , 武器装备仍然停留在二战水平 , 我军则普遍装备了56式枪族(仅从武器装备着眼 , 其结果也不难料想了) 。

印军建军历史虽久 , 但官兵军事素质不高 。 士兵军龄长 , 受过一定的基础训练 , 射击技术较好 , 但是士气低落 , 斗志不强 , 军机松弛 , 作战的积极性和顽强性都不好 。 低级委任军官军龄长 , 多数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 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和管理能力 , 但是年龄大、职权有限 , 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 尉官年纪轻 , 文化水平高 , 经过军事学校培养 , 但没有带兵和实战指挥经验 。 校级以上军官 , 均接受过高等军事训练 , 但缺乏大兵团作战的组织、指挥经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