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红利渐退?直供好莱坞的特效“扑街”?( 三 )

不难看出,印度已经成为了世界影视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特效生产工厂”,但就是这样直供好莱坞的特效生产基地,此次却令人意外的在科幻电影上“扑街”。《电影艺术》杂志执行主编谭政表示,特效不能单纯只靠技术支撑,还需要与情节相匹配。“《宝莱坞机器人之恋2.0:重生归来》中特效缺乏合理性,在情节上难以令人信服。尽管该片延续了印度电影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但是故事逻辑性不强,中国观众很难找到认同感。”

02

为什么现实题材更“受宠”

虽然目前《宝莱坞机器人2.0:重生归来》的中国市场票房表现不尽如人意,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两年来国内迎来了一阵印度电影上映潮。

2014-2019年,共有24部印度电影被引进国内,但最初,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并不被看好。其中在2014-2017年间,国内每年只有1-3部印度电影亮相,四年加起来也总共只有9部影片,同时2/3的影片均仅在国内获得百万元规模票房,而票房最高的也只是《我的个神啊》实现的1.18亿元票房。

直至2017年,《摔跤吧!爸爸》在国内上映并揽获12.99亿元票房成为近年来中国市场最卖座的印度电影,这让印度电影瞬间从默默无闻变为一颗市场新星,并引发2018年国内上映的印度电影瞬间激增至10部,超过前四年的总和,并有4部影片票房破亿元,其余6部影片也都实现票房在3000万元以上。而在2019年,截至目前也已有5部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亮相,但票房表现高低不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