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麻花赴美IPO:三年没融资 估值超50亿元( 二 )

他们集合北京话剧圈子里一批主要以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生为主的“80后”团队,没钱没名气,但各个怀揣着表演梦想,在北三环附近的一个小剧场开始喜剧创作。

公司开起来了,经验不足的他们,在创业初期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2001年,田有良在中戏导演过一部《翠花,上酸菜》的小成本话剧,票房很好,还掀起了舞台剧恶搞的浪潮。2003年,开心麻花的第一部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也是延续此种风格。但或许是天意,话剧刚刚开始拍摄,因为2003年的非典无法取景,一度搁浅。

好不容易正式开始演出了,他们直接租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千人剧场,还一次性预定了40场演出,结果首轮40场演出全赔了,最惨的一场是全场只卖出去7张票。当时民营剧团更多会选择200来人的小剧场,资金尚不足的开心麻花根本无法吸引到那么多的客流量。

后来,开心麻花换了地理位置优越的海淀剧场,仍然是千人场,因为张晨相信大剧场能容纳更多观众、快速培养起商业环境并建立口碑。而更大体量的受众规模,也意味着更具商业价值。终于,《想吃麻花现给你拧》火了,开心麻花也找到了自己的主要用户群体——熟悉互联网语言的白领,喜欢看喜剧来排遣日常压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