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动物孔雀禽痘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三 )

混合型禽痘是指在孔雀皮肤和黏膜上同时出现痘病 。

[防治方法

(1)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 主要是根据具体发病状况 , 采取相应的措施 。

①本病流行严重的地区 , 对2 周龄孔雀幼雏接种鸡痘疫苗(禽痘弱毒疫苗) 。 疫苗接种于孔雀的翅膀上 。 方法:用消过毒的刺种针蘸取稀释后的鸡痘疫苗 , 在孔雀翅内侧无血管的皮肤处刺种;1 周后 , 检查是否出现禽痘 , 如无反应 , 要重新进行接种 。 —般来说 , 接种一次 , 幼雏可以免疫2个月 , 成年孔雀可以免疫5个月 。

②皮肤型禽痘一般不经治疗即可以恢复 。 必要时 , 可以用清洁的镊子小心地剥离痘痂 , 伤口处涂以红药水或紫药水进行消毒 。

③白喉型可以将黏膜上的假膜用清洁的镊子逐个剥离 。 除去假膜 , 并在创面上涂搽碘甘油、氯霉素软膏等进行消毒 。 这样可以降低因窒息而产生的死亡率 。 剥下的假膜痘痂等应高压灭菌或焚烧处理 , 防止病毒的扩散 。

(2)预防:预防的方法是疫苗接种 , 接种d刺种为宜 , 一般在孔雀20日龄时做第一次刺种 , 第二次刺种可选择孔雀群开始产蛋前进行 。 一般通过两次接种鸡痘疫苗 , 可有效地控制孔雀群中发生禽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