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旷视向左、商汤向右,AI一哥之名将落谁家( 二 )

更重要的是,在面临巨额研发投入的AI领域,旷视率先实现了“盈利”。2018年,旷视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220万元,2019年上半年,旷视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270万元,旷视已经持续保持了经营性利润为正。

对比之下,眼看着“AI第一股”就要花落旷视,未得先机的商汤估值已经超过70亿美元,却不得不说“不急于上市”。而在业务发展上,商汤提出赋能百业,将关注点拉到其平台化战略、应用落地层面,但进展缓慢的平台扩张、未见大成的基础应用,让外界对其平台化商业模式的正确性,持观望态度。

从规模上来讲,旷视与商汤两家一直处于国内AI独角兽们的前列,所以二者之间隐隐的竞争态势在这几年也非常惹人关注。但随着抢占“AI第一股”成功,旷视聚焦核心落地场景、深入B端的商业模式优势逐渐显现,在摘得国内人工智能“老大”桂冠的过程中不断加码。

旷视向左、商汤向右,AI头部之争逐渐明朗化

总的来说,以旷视、商汤等为代表的AI独角兽们共同推进了国内AI产业的深入发展,但从企业层面,市场上却从未停止过将旷视与商汤这两家AI第一梯队企业拿来直接对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