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客成本高,广告主预算花这了 |AdHub sdk( 二 )

媒体环境更复杂

随着移动互联网遍地开花,销售触点不再是十个几百个,而是任何的互联网环节都可能是销售触点。广告主并不清楚用户是从哪一个触点开始接触到品牌,而且品牌曝光,并不能准确的衡量营销效果,营销ROI不可控。

消费路径被重构

消费者的购买路径不再是认知(Awareness)-兴趣(Interest)-购买(Purchase)-忠诚(Loyalty)这一种模式,而是衍生出多种多样的购买路径。比如,很多女性用户会在小红书上被种草,然后去淘宝或者京东去下单,这个购买路径就变成了分享-兴趣-购买,这样的用户下次有可能被种草别的品牌,更不用谈品牌忠诚度。显然,行业内已经很难对消费路径赋予一个统一的标准。消费路径被重构的结果就是营销预算可能浪费的不止一半,广告主更不知道浪费在哪个环节。

获客成本水涨船高

流量红利消失,获客成本逐年上涨,也让一部分广告主在花费营销费用的时候变得更加谨慎。

根据财报测算,2018年,京东获客成本达到1503元,2016年这一数字为142元,仅仅3年的时间,京东获客成本几乎翻了10倍。与京东相比,阿里去年的获客成本为390元,尽管比两年前的526元有所下降,但也高出2015年的166元2倍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