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脸支付引忧虑 那试试扫手支付?( 三 )

由于技术原因,人脸识别还可能突破某些伦理。在旧金山市国会的人脸识别测试应用中,被错误识别者中约40%是有色人种,但有色人种只占国会议席的20%。这也意味着人脸识别具有高错误率、种族及性别歧视、隐私侵犯和法律责任等诸多问题。

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亚马逊决定不使用人脸识别了,代之以人手扫描识别。这是种更温和的生物识别,也必然会得到公众的支持。而是否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是一项技术是否有生命力和有市场的决定性因素。

解铃还须系铃人。9月2日,多家全球知名科技公司代表齐聚一堂,研究讨论与数据和人工智能(AI)有关的全球伦理标准。主持会议的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强调,目前大众对支持数字发展缺乏信任,因此需要公开透明、信任与承诺。参会的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也指出,科技应由价值领导,而这些价值应转化为原则,科技界要制定AI伦理标准。

AI伦理标准有很多,其中重要的是,安全、保护隐私以及对人友好。因此,即便有了针对人脸识别的更严格的伦理标准,消除人们对其偏见,也并非易事。

现在的人手识别技术,能否在未来取代人脸识别呢?我的答案是,至少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很有可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