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我在渔村的秋里,等风,也等你
一位中年胖女人来到柿子摊位前问:“买这(柿子)也能刷微信?”女摊主自顾看手机点头应:“微信、支付宝都行。”胖女人笑了:“嗨,够时髦的,卖几个柿子都刷微信。”女摊主笑:“是呀大姐,现在都是网上支付,现金支付就显得老土了。”她抬头又说:“看看那些卖青菜的、卖煎饼的、卖豆腐的、卖杂货的……不都是网上支付。省事,少麻烦也安全。”胖女人扎好电车挑了四个熟透的柿子放进车筐,又从硕大的毛衣下面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一扫,说:“美女,看看收到了吗?”女摊主手机叮咚一声,她仍低头说:“嗯,收到了,好嘞!”
天还不算冷,但赶早集却能哈出热气来。虽说这是水乡,整条集市上了堆成山的柿子。橘红艳丽,透红甜腻,有蟠桃、牛心、美脉、八月红、无核等柿子品种。赶集人总要买几个,红红火火的颜色,放在家里就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加上房前屋后的,金色玉米和大豆,还有一片一片鲜红辣椒,无处不彰显秋收的魅力。
湖上有一种毛刀鱼,银色、寸长、单薄,只要是微山湖的人一准爱吃。“辣椒毛刀卷煎饼,越吃越香越添膘。”今年入秋,已买过三次。记得前年路过巧遇渔民捕捞刀鱼,一张百米大丝网,不出两时辰,便挂满成千上万的银鱼。这种小刀鱼生活在天然的优质水中,无法养殖。
推荐阅读
- 问道手游|问道手游:国庆过后,十精怪诱饵去东海渔村找老头子渡劫,金光现
- 双旦开启丨我撩“订”你了
- 夜读│10月16日,这些消费新闻别错过
- 夜读丨10月10日,这些消费新闻别错过
- 夜读│10月8日,这些消费新闻别错过
- 重庆大厦:见证香港从渔村到大都市的成长
- 绿色金融丨我国气候投融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 从小渔村到先行示范区!深圳,深圳,正在巨变!
- GDP高达300亿 温州的小渔村是如何变身为城市的?
- 夜读丨你选号要几分钟?看看这部“吉祥号”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