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华为芯片断供,光刻机成了中国的“痛”,还记得当年杨振宁的建议吗?

亚马逊|华为芯片断供,光刻机成了中国的“痛”,还记得当年杨振宁的建议吗?

文章图片

亚马逊|华为芯片断供,光刻机成了中国的“痛”,还记得当年杨振宁的建议吗?

文章图片

亚马逊|华为芯片断供,光刻机成了中国的“痛”,还记得当年杨振宁的建议吗?

“光刻机”是今年国内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词 , 也是国人心中很“揪心”的一个词 , 光刻机是制造高端手机芯片的关键装备 。 高端光刻机可以说是现代光学工业之花 , 世界上最精密的设备 , 因为它的制造难度非常大 , 因此 , 价格非常昂贵 , 最贵的已经达到1亿2000万美元 , 高端的光刻机的分辨率一般都是在7纳米到几微米之间 , 全球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够造出光刻机 。

目前 , 我国的光刻机在工艺上只能量产14纳米的芯片 , 7纳米、5纳米以下工艺的芯片 , 国内的光刻机就无法实现了 , 制造手机的芯片我们只能从国外进口 , 就这样 , 无形之中国内手机制造业的命脉就被一些外国企业掌控 。

从表面上来看 , 以华为为首的国产手机品牌 , 近几年越来越成熟了 , 这让一些外国人看起来很是不爽 , 近一年来 , 华为多次遭到美国“恶意”制裁 , 面临无“芯”可用的窘态 , 这些行为虽然让我们很愤怒 , 但同时也很无可奈何 , 因为芯片我们自己造不出 , 受制于人 , 乃至被人牵着鼻子走 , 光刻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软肋 。


现在 , 很多人不禁想起杨振宁当年给出的一个建议 , 是非常正确的 。 1970年代末期 , 那时我们国家还很贫穷 , 却要建造对撞机 , 那时 , 关于这个项目征求了杨振宁的意见 , 杨振宁的建议是坚决反对 , 他认为对撞机投资太大 , 研究起来没有什么目标可言 , 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 建议投资从半导体方面发展 , 并且投资不多 , 很快就能看到回报 。
不过对撞机后来还是建造了 , 杨振宁的意见不是一点没有采纳 , 对撞机的规模比计划中小了很多 , 不过研究成果投入资金严重不成比例 。

当年 , 如果听从杨振宁的建议 , 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半导体领域的研究中 , 那么 , 今天我们在光刻机技术方面 , 未必会落后于国外的先进水平 , 也许还会领先 。
好在亡羊补牢 , 为时未晚 , 前一段时间 , 就有消息传出华为要做光刻机 , 华为在网上公开招聘光刻工艺工程师的职位 , 任正非还亲自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4所没有实力的985高校 , 招募这方面的人才 。

【亚马逊|华为芯片断供,光刻机成了中国的“痛”,还记得当年杨振宁的建议吗?】对于华为的光刻机研发 , 网上也是一片热议 , 多数网友是为华为加油的 , 也有一些网友是持有质疑态度 , 认为华为“行”吗?还有的网友认为两三年可能就会出成果 , 对此 , 你怎么认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