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中铁之后,又一建筑央企实施资本大动作!( 四 )

行政降杠杆与PPP加杠杆之间的悖论

上面说了,建筑企业之所以债转股,目的是为了降低负债、降低杠杆率。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方面是企业在不停的降负债,另一方面又在不停的接PPP项目,相当于又在不停的增加负债/杠杆率,这就造成了一个行政降杠杆和PPP加杠杆的悖论局面。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都知道,PPP是在BT被禁之后的替代品,一些地方政府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简单地把PPP作为政府一种新的融资手段,将大量基建工程项目包装为PPP项目。由于政府兜底付费/承诺回报率、变相举借债务,债务率甚至超过了警戒线,形成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从建筑企业角度来说,PPP又相当于是把地方政府的杠杆向建筑企业端转移,变相加重了建筑企业的杠杆率。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多次提醒建筑企业,对于PPP项目要量力而行,而不要冲动。

债转股是特殊环境下的较优解

看到这,大家可能有疑问了,既然存在这个悖论,那为什么还要继续这样走呢?这是中国做事的哲学范畴,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一方面我们的经济需要基建的刺激,而在《很重要,但已不是最重要 :解密中国基建的未来!》一文中也谈的很透,虽然PPP存在一些瑕疵(初衷没问题,主要是操作手法上的瑕疵),但未来中国的基建还是得靠PPP。所以建筑央企加杠杆和降杠杆的悖论之路是未来一段相当长时间内的必走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