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人体杂交细胞,未来对肝病患者有用,或将代替移植手术( 二 )

但移植手术也并不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 , 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后 , 患者身体内的机能会对移植的器官产生排斥反应 。 如果排斥反应比较严重 , 那么新移植的器官将会丧失功能 。 这也就意味着手术的失败 。 现目前 , 临床医学还不能将排斥反映完全制止 。

而近日 , 英国肝病学家塔米尔·拉希德在通过对人类胎儿的肝脏组织细胞测序中发现并确定了一种新型细胞 。 这种细胞具有和干细胞相似的特征 , 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又可以分化成特定的组织细胞 。 干细胞在医学界又被称之为“万用细胞” 。

塔米尔·拉希德说:这是第一次发现人体肝脏内可能存在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细胞 。 并认为这种新发现的细胞能够发挥它的潜能 , 有朝一日?是可以为肝脏受损的患者绕过肝脏移植的需求 。 塔米尔·拉希德所在的研究小组将新发现的这种细胞称为“肝胆杂交祖细胞”(HHyP) 。 研究人员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人类“肝胆杂交祖细胞”与实验小鼠的祖细胞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 实验小鼠的这种祖细胞已经被证明了具有迅速修复自身受损的肝脏的能力 。 但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这样的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