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美元买卖告吹!Uber之后,孙正义又被共享经济坑了( 三 )

共享办公企业的运营状况一直是个谜。据招股书,WeWork近年来其实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2018年,WeWork营收分别为4.36亿美元、8.86亿美元和18.21亿美元,分别净亏损4.30亿美元、9.33亿美元和19.27亿美元。今年上半年,WeWork营收是15.35亿美元,但依然净亏损9.04亿美元。可供参照的是,2018年同期,其营收为7.64亿美元,净亏损7.23亿美元。

与此同时,WeWork截至今年上半年的预收账款达40亿美元,是2017年末的8倍,但其将此归因为“会员协议平均承诺期翻番”。

根据WeWork的预测,在全球280个目标城市的约2.55亿个潜在会员中,总商机为3万亿美元。

自提交招股书以来,更确切说,是高速发展以来,外界对WeWork的质疑从未停止。有美国科技媒体甚至发文直指WeWork在招股书中提到了110次“科技”,但它并不是一家科技公司,而是一场“泡沫剧”。

丨蝴蝶效应

继Uber之后,孙正义再次被共享经济概念套牢。Uber和WeWork作为共享经济行业的两大独角兽,孙正义相继折戟,似乎令以投资精准见长的他有点挂不住面子。相比于Uber上市破发,这次WeWork中止上市对国内众多艰难“活下去”的共享办公企业来说,亦不亚于一场大震,毕竟“共享办公鼻祖”的名号不是白冠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