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以“永不作恶”起家,谷歌现在与“不作恶”背道而驰了?( 二 )

正因为谷歌一系列应用和服务具有非常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这让谷歌在世界各国的IT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可能正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感让谷歌逐渐迷失了自我,今天的谷歌似乎在“不作恶”的道路上出现了迂回,甚至有点背道而驰了。

近日,美国媒体《每日新闻》报道,谷歌正在进行一项名为“现场研究”计划,计划的内容是:广泛收集人类的脸部样本,以确保其即将推出的智能手机Pixel 4的“面部解锁”功能能够识别各种各样的面部,从而可以在识别有色人种时减少“机器偏见”。从这个出发点来看,谷歌似乎还是那个正直、不作恶的技术驱动型公司,但其实现的手段却有点离“不作恶”有点距离。

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所以要从一般公众那里获取到脸部信息非常困难,于是谷歌选择了一条错误的捷径,它定向寻找城市中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通过提供5美元的礼券作为“利诱”,换取他们的脸部扫描图形,甚至,诱使不知情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对于谷歌此行为,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强烈反对,亚特兰大检察官尼娜·希克森向谷歌发送了措辞非常强烈的电子邮件,并在《纽约时报》报道中表示:“我们社会中的最弱势群体被利用以提高贵公司(谷歌)的商业利益的可能性,这一事件令人深感震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