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宇宙”理论是怎么回事?( 三 )

难以捉摸的量子波

量子力学是现代亚原子尺度物理学的基本框架。它成功地经受了近一个世纪的考验,这其中包括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证实量子纠缠的实验,量子纠缠也即某些量子现象的长距离作用。

在量子力学中,世界由两种基本成分组合而成。其一是波函数,也即一种平滑的、可以完全确定的数学表达式,它代表了关于粒子位置和特征的无数种可能性,可以用来描述粒子的信息。其二是波函数的塌缩,也即实现一种可能性并消除所有其他可能性。人们关于波函数塌缩是如何发生的有不同意见——可能是由观察波函数所造成的,或者是波函数遇到经典世界的某些部分引起的。

许多物理学家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上述物理学图景。实际上,在20世纪20年代由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和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创立的名为“哥本哈根解释”(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的概念,一直被物理学家们沿用至今。但哥本哈根解释依然有一些难以全盘接受的因素,比如波函数是不可观测的,预测是基于概率的,以及是什么导致了波函数塌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