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数据库OceanBase创始人阳振坤:通关TPC-C到底有多难?( 四 )

定义了被测系统的功能要求而不是软件硬件本身规定了被测系统的扩展准则,即性能与数据量相匹配规定被测系统的事务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比如95%事务在1s内完成)把被测系统的整体成本纳入性能benchmarkDebitCredit为数据库的联机交易处理系统性能建立了统一的、科学的衡量标准,后续相关的benchmark基本都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然而一些厂商却删掉DebitCredit标准中的一些关键要求后进行测试以便获得更好的性能值(这种做法现在也被一些国内数据库厂商用在TPC-C benchmark测试上),这导致数据库的联机交易处理系统性能的衡量标准并没有真正统一:如果说Jim Gray等人为数据库的联机交易处理系统benchmark制定的一个法律(DebitCredit),但却没有执法队伍来保障法律的执行。1988年TPC组织的创始人Omri Serlin( http://www.tpc.org/information/who/serlin.asp )成功地说服8家公司成立了非盈利的TPC组织,统一制定和发布benchmark标准并监督和审计数据库benchmark测试,情况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TPC组织的成员超过了20个,诞生和完善了数据库性能的多个benchmark标准,并被全世界接受。比如TPC-C的第一个版本是在1992年发布的,之后经历了多次修订,以适应需求和技术的变化。为了防止厂商按自己的意愿篡改TPC-C标准进行测试以得到更高的性能值,TPC组织要求所有的TPC测试结果都要经过TPC组织认可的审计员的审计,审计员对测试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审核,审计通过后,审计结果连同完整的测试报告提交给TPC组织的Technical Advisory Board(TAB),TAB审核无异议后还将进行60天的公示,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厂商需要证明自己的测试符合相应的TPC标准(必要时还需要再次运行benchmark测试程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