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掀“装备竞赛”:巨头暗战小程序 用户留存受关注( 四 )

小程序,一个三方互相成就的游戏。平台试图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操作系统”的梦想,商家寄望于得到更好的用户触达,而用户可以借此摆脱海量APP的累赘,用完就走。不过,经历过规模的快速增长,如何“留存”用户,成了更为突出的共性话题。

微信小程序产品经理朱伟峰在微信开发者小课堂上展示了一组数据。从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微信小程序的次日活跃留存整体有增长的趋势,不过各品类小程序留存高低有别,靠前的包括体育、快递业与邮政、教育、公益、社交等,时政信息、游戏、社交红包则居后。

“把用户留得更久的话,未来关乎到你们想要的增长,还有变现、传播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朱伟峰认为,很多开发者在做留存上会陷入一些误区,如“觉得等着平台给流量就够了”“只要做一点点事情,就可以直接躺着增长”。他表示,这更关乎于开发者业务场景在什么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平台提供的更多是连接上的助力,提高效率,或者降低用户回流的门槛。

而一年之间,支付宝对小程序关键数据的采集也从“日活”“次日留存”转向“月活”和“7日留存”。对于这一变化,何勇明9月17日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支付宝小程序也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其核心在于服务,因为用户是确定性需求,平台的目的并不是占用用户时长,而是让用户使用的时候能够想起。“定义叫月留存,我们认为更符合服务工具的属性,每个月你能够想起3个服务来,说明触达能力还是不错的。”在何勇明看来,不要盲目地追求次日留存,而是要追求生态的健康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