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企业挺进世界一流(产经观察)( 六 )

不仅是潍柴,中国企业500强中不少大企业都在自己的主业上深耕细作,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数也创历史新高。2019中国企业500强共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905项,比上年增加了350项。从行业看,电信服务、家用电器制造、黑色冶金、轨道交通设备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分别参与制定了949项、127项、108项、103项国际标准,具有较强的国际话语权。

——创新不畏下行压力,企业管理智慧化。

大企业易患“大企业病”,层级过多,人浮于事,坚持企业管理创新才能实现效率变革。尤其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练好内功,提高运行效率,才能更好“过冬”。

2014年,我国发电市场全面进入了降电价、降利用小时、低电量增长率、低负荷率的“双降双低”通道。面对下行压力,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却决定每年投入8000万元全面推进智慧企业建设,深入推进管理变革。

如今再算账:凭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建设,就能节约成本费用逾1亿元;依靠预报调控一体化平台,每年可减少负荷调节工作量约3万次,增收电费1.2亿元;2017年,依靠电厂健康状态预测预警模型,还提前4个月预警了龚嘴7号机固定导叶裂纹,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凭借这些核心技术,公司连续安全生产超过5080天,这个投入划算!”总经理涂扬举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