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历史趣闻( 五 )
1897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逊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实验时证明了电子的存在,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轰动整个物理学界,并借此获得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子乔治·汤姆逊则因在实验中发现电子在晶体中的干涉现象,与戴维逊分享了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除了同样从事物理学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乔治与父亲还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获得了爵士封号,都曾担任剑桥学院院长,更巧合的是父子俩都在84岁高龄去世,算得上是“子承父业”的最好证明。
(责任编辑:王蔚)
推荐阅读
- LGD|《我的世界》:物理学小实验,MC到底是科学还是魔幻
- FMVP|1元白嫖1000积分抽奖的机会来了!FMVP皮肤锁定嬴政,我的侠客逆袭
- 最强答人哪位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未曾获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强答人答案|最强答人哪位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未曾获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答案是什么
- 京东方|华为Mate40系列屏幕依然是混用,又是一次抽奖的开始?
- 支付宝|中支付宝一亿大奖的“锦鲤”女孩,裸辞后挥霍2年,今欠下几十万
- 红米k20 Pro荣获德国2020年iF设计奖!同时获奖的还有这些手机!
- 在家太无聊?这些获奖的OPPO Enco Free耳机套特有趣
- 天体物理学家构造出:球对称黑洞的近似值,可以研究黑洞本身!
- 从超级计算机到量子计算机的飞跃,或将解开物理学中最神秘概念!
- 与延寿相关的研究很多,能获得诺奖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细胞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