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AMD终于翻身,单核多核、游戏都打赢英特尔,只可惜价格涨了

AMD|AMD终于翻身,单核多核、游戏都打赢英特尔,只可惜价格涨了

文章图片

AMD|AMD终于翻身,单核多核、游戏都打赢英特尔,只可惜价格涨了

文章图片

AMD|AMD终于翻身,单核多核、游戏都打赢英特尔,只可惜价格涨了

文章图片

AMD|AMD终于翻身,单核多核、游戏都打赢英特尔,只可惜价格涨了


AMD终于发布了新一代Zen 3架构的处理器 , Ryzen 5000系列 , 至于4000系列 , 桌面版是没有了 , 已经被笔记本电脑征用了 , 这一代的处理器 , AMD确实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要来一个彻底大翻身了 。
相对于上一代而言 , 这一代的AMD处理器性能提升在26%左右 , 主频没有什么升级 , 但IPC性能提升明显 , 核心数量上看齐上代Ryzen 3000系列 , 最高规格的Ryzen R9 5950 X为16核心32线程 , 主频为3.4GHz , 睿频可以达到4.9GHz , 价格为799美元 , 价格不便宜 , 一般用户倒也用不上 。

除此之外还有12核心24线程的5900X , 相比于同竞品的英特尔酷睿i 9 10900K , 无论是单核性能还是多核性能都明显领先 , 前者单核跑分在CineBench中为631分 , 10900K只有544分 , 而且AMD不光这次是单核性能领先 , 就连游戏实测也比英特尔表现要更好 。

就连AMD官方也表示 , 这次的处理器是为游戏而来 , 这样一来 , 不仅意味着AMD做生产力U使用给力 , 同样玩儿游戏也不惧 , 相比之下似乎英特尔反倒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 , 似乎英特尔的游戏性能神话也要破灭了 , 没办法 , 谁让英特尔老是挤牙膏 , 这就是被对手追上的机会 。
总得来说今年的AMD处理器表现还是不错的 , 性能比英特尔更强 , 核心数更多 , 但是功耗却更低 , 毕竟5900X为105W , 而英特尔i9 10900K是125W的TDP , 而英特尔一直有一个习惯那就是 , 功耗参数远超纸面参数 , 但也不得不佩服英特尔 , 能把14nn打磨成这样也是非常厉害的 , 毕竟AMD是7nm工艺 。


不过要让A粉失望的是 , AMD这代处理器竟然涨价了 , 以去年3600X为例 , 发售价为249美元 , 而去年的换算成人民币为1700元左右 , 最后国内售价为1999元 , 而今年5600X的发售价为299美元 , 因此国内最终价格应该是2200以上了 , 也就是说整体上涨了50美元 。
而5900X同样如此 , 去年3900X的首发价为499美元 , 而今年的5900X首发价格为549 美元 , 也是上涨了50美元 , 但5900X相比于3900X主要是性能的提升 , 核心规格并没有变 , 相比之下比英特尔酷睿i9-10900K的529美元还要贵20美元 , 而10900K国内的发售价格是4299元 , 因此5900X国内价格应该在4500以上了!

当然即使这样 , AMD相比英特尔而言还是要更有性价比的 , 不过AMD一直走性价比路线 , 这样一来肯定还是会让一些粉丝失望 , 觉得AMD飘了 , 也要网友笑称 , 都怪英特尔没用让AMD涨价了 , 虽然价格确实有了不少上涨 , 但是还是比较推荐购买的 , 特别是AMD的锐龙 R9系列 , 多几个物理核心还是非常实用的 。

AMD 锐龙5000系列CPU最终将会在11月5日全球开卖 , 当然最终国内价格为多少 , 到时候就知道了 。 除了CPU之外 , AMD的RDNA 2显卡也将会在10月28日发布 , 性能提升很明显 , 同样也是为游戏而来 , 也就是玩游戏 , 无论CPU和GPU也都可以选择AMD , AMD要翻身了 。

不过个人觉得相比于CPU而言 , AMD的GPU则更有看点 , 因为老黄家今年的N卡性能提升明显 , 老黄还委屈的说没有想到新卡这么受欢迎 , 完全供不应求 , 可能要持续到明年才会有货 , 而AMD则一开始就表示AMD显卡现货管够 , 所以AMD的新显卡有两大看点 , 一个是性能 , 性能和价格比方面肯定比英伟达更高 , 第二个说不定可以让英伟达现货 。
今年AMD涨价可能也和受疫情影响有关 , 总得来说这代的AMD CPU并没有带来太大的惊喜 , 当然如果愿意等的话 , 明年的Ryzen 6000或者RX 7000显卡其实更值得 , 因为会用上5nm工艺 , 而且不出意外还会支持DDR5内存 , 性能提升肯定也会非常明显 , 说不定核心数也会再次增加 , R3系列直接上6核心甚至8核 , 只要愿意等 , 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

【AMD|AMD终于翻身,单核多核、游戏都打赢英特尔,只可惜价格涨了】最后再来谈一谈AMD , 对一家商业公司而言 , 如果竞争处于强势地位的时候 , 势必就会导致高溢价 , 这是市场趋势 。 不过AMD真的已经打败英特尔了吗?其实并没有 , AMD之所以胜过英特尔 , 更多的原因是因为AMD通过制程优势弥补了在架构设计方面的不足 , 如果英特尔也换用代工模式 , AMD还有多少优势?至于GPU , 英伟达更是不把AMD放在眼里 , AMD即使用着更先进的制程工艺 , 也处于劣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