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70周年大阅兵7万气球去哪了?技术指导揭秘;曾建鹏的创业故事( 三 )

立方笼的顶盖有两层,一层为金属,一层为塑料薄膜。此前这一塑料薄膜是透明材料,在运输过程中曾发现过气球有晒爆的情况,所以本次改为了吸光的黑色塑料薄膜,且为了防止气球静电的产生,本次放飞特意在入球口放置了一个静电布吸收静电。本次气球放飞项目经过212天的筹备研讨,超10000人次团队合作,超260000公里路程奔波,超1300000个气球的充气练习训练。国庆当天参与放飞气球的志愿者经历了在10秒内完成2个以上气球充气与打结的训练,这7万个气球在当天仅用了70分钟就充气完毕,这比四年前足足快了20时分钟。

7万气球可降解,气体环保无污染。你能想到的“阿中哥”都想到了!

谈到有网友担心7万只气球放飞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曾建鹏特别强调,本次国庆放飞的气球为厂家单独定制生产的专用气球,采用纯天然乳胶制作,埋在土里一个星期即可开始慢慢腐烂降解,不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另外充装的气体采用的是惰性气体氦气,无色无味不可燃,是安全环保的气体。

国庆70周年大阅兵7万气球去哪了?技术指导揭秘;曾建鹏的创业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