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学家"薛兆丰:卖课爆赚8500万背后受争议( 五 )

早在2013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张永璟曾在微博发声:“我是薛留美期间同窗,主要研究方向是他号称的研究方向之一的‘公共选择’,而他读的法与经济学课程也是我的主导师所主持,所以对他很熟悉。实事求是的说,薛的政治经济学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基本上就是在对着概念查字典,所以闹了不少笑话。我批薛,不光是因为他到处显摆,更是因为他冒充我们公共选择专业的学术牛人,在外面胡说八道。”

最开始在“得到”开专栏时,薛兆丰的专栏名称为《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2017年年底,北大国发院教授唐方方,对薛兆丰的学术水平提出质疑,并称他不是北大人事处登记的教授,在外面的讲课是利用2017年北大品牌进行背书,属于“误导用户”,并指出“经济学不是故事会”。虽然后来据《新京报》报道指出,北大教授分为事业编制和院聘教授,薛兆丰属于后者。

也是在那个时候,薛兆丰确定了要从北大辞职的年头。2018年3月,薛兆丰辞去北大职务,得到平台的专栏名称也随之取消了“北大”字样。

2018年,同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院的教授、经济学家汪丁丁,在个人朋友圈公开批判薛兆丰。汪丁丁称,自己不反对为收费而讲解知识,但在读完薛兆丰的书后,认为“他试图从日常口语概括经济理论,但四项概括中至少错了三项”,像是“完全没有毕业的经济系学生写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