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聚焦GTNF,看电子烟应摘掉“有色眼镜”( 二 )

看待电子烟应摘掉“有色眼镜”

“电子烟是120年来最大的一次改善公共健康的机会 。 ”纽约大学教授David Abrams在近日接受采访时强调了自己的观点 。

相较于不少媒体对于电子烟“原罪式”的刻板讨伐 , 这个产品出现的“初心”却恰恰是为了健康 。 2003年 , 和烟瘾“苦斗”多年的中国药剂师韩力发明了电子烟 , 他的烟民父亲因肺癌而去世 , 让他坚定投身替换传统烟草的电子烟研究 。

十多年的发展 , 如今的电子烟不断升级迭代 , 从设备到烟油早已今非昔比 , 传统香烟中致癌的焦油等有害物质在电子烟中已没了踪迹 , 同时尼古丁的含量也降低到了更加健康的范围 。

此次GTNF论坛上 , 奥驰亚CEO Howard Willard预测 , 随着烟民群体对更加健康的替烟产品的需要 , 预测10年内新型烟草在美国市场上将会超越传统卷烟 。

数据显示 , 2018年全球新型烟草制品销售额247亿美元 , 同比增长45.8% , 其中电子烟销售额约145.2亿美元 , 同比增长27% , 预计到2022年规模超过400亿美元 , 超越烟丝、雪茄 , 成为仅次于卷烟的第二大类烟草制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