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25000美元的比赛,却因“抠门”引发激烈讨论( 五 )

有人 (@mimighost) 认为:

参赛的方案,主办方可能会看一看,从里面获得一些灵感,但不可能直接用到生产线上去。还有延时、成本等等各种因素需要考虑。

从排行榜的第一名,到工业界能够交付的成果之间,通常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场25000美元的比赛,却因“抠门”引发激烈讨论

图6/7

不过,如果抛开不可交付的问题,针对参赛算法本身的价值,大家又怎样看呢?

有人(@probablyuntrue) 感觉:

可能很多结果,都是调参调出来比别人高0.1%吧。

如果,获奖和没获奖的算法,未必是天壤之别,获奖的算法也未必有超乎寻常的成就,在这样的期待之下,也很难有更高的奖金安排。

更加极端的说法 (@Deto) 是:

玩Kaggle,大家不都是拿一样的模型套各种比赛的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