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年培育计划 善琏镇“善琏湖笔”的产业化探索之路( 三 )

善琏湖笔+研学

善琏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综合运用湖笔文化、礼仪文化等地方特色,开设了“开蒙启智礼”、“湖笔制作体验”、“书画禅茶体验”等研学体验项目,吸引众多中小学生、国内外游客参与体验。

2019年上半年,共接待100余个研学团走进善琏。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年培育计划 善琏镇“善琏湖笔”的产业化探索之路

配套手段

一、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及资金投入;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善琏镇投入37亿元新建湖笔工坊、游客集散中心、写生基地·水岸项目、湖笔文化产业园;改造湖笔文化历史街区、湖笔一条街等项目十余个;着力提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公共服务水平。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年培育计划 善琏镇“善琏湖笔”的产业化探索之路

善琏湖笔

善琏是湖州七大古镇之一,镇上居民几乎是家家出笔工,人人会制笔。撰写于明孝宗弘治年间的《弘治湖州府志》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善琏因此素享“湖笔之都”之美称。毛笔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毛笔是在枝条上扎一束兽毛,到战国时期,演化成为将兔毛制成笔头,纳入劈开的竹杆中。到秦朝时的“秦笔”,才奠定了后来毛笔的基本形状。因善琏属湖州管辖,所以其制作的毛笔称为“湖笔”。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的珍品,是中国毛笔发展到最高水平的产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