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没有标准普通话,雍正皇帝如何与官员沟通?( 三 )

在历史上 , 首都一般在长安和洛阳之间反复坐庄 。 所以在古代 , 洛阳话和西安话经常成为雅音 。 其实洛阳话和西安话 , 如果仔细听 , 基本上整个北方都能听懂 。 到了宋朝历史上 , 由于首都在开封 , 开封话又成了雅音 。 在南宋建立的初期 , 宋朝君臣逃亡了杭州 。 按照到底应该说杭州话才对 , 然而时期的发展非常尴尬 。 宋朝的高级官员们 , 继续在杭州说河南话 。 而且要求江南地区的官员和百姓们必须学 , 这样的情况折腾了几代人 。

元明清三朝 , 由于北京都是首都 , 北京话开始成为了雅音 。 在明清时期的官场上 , 吏部选择官员的时候 , 就会听官员的发音 , 看看官员们会不会说雅音 。 比如海南人海瑞 , 如果不会说普通话 , 估计能听懂海瑞方言的人不多 。 再比如浙江、福建地区 , 几乎每个地级市的方言都差别很大 。 因此 , 对雅音的要求开始逐步提高 。 除了那些官员 , 就连经常外出的商人也必须会点雅音 。 当时 , 如果听到会说京腔的人 , 基本上都有点身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