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业另一个大坑是电阻器件 比芯片简单却被日本垄断( 二 )

中国电阻器工艺不过关

就如这一小小器件的电阻,国内虽然也可以生产,却因为工艺、材料、质量管控等问题,根本达不到一致性要求,更别说合格率了。要知道,每只手机都要使用数百个电阻,只要有一只出问题,或许整个电路板就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日本性能更稳定的产品。

“就如现在被普遍使用的MLCC(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日本产品能做到1000层,每层厚度只有1微米,并且还能保持均匀和平整,最终烧制出的电容,容值、性能稳定,而且能满足用户一百万只MLCC只允许一只不合格的标准。而国产MLCC现在只能做到300层,还无法保证性能一致,更别说合格率了”,有业内人士如此称。

电阻器涨价严重

电阻器对手机企业造成的困惑早已持续多年。

从2016年开始,一系列电子元器件出现了缺货的现象,如屏、闪存、手机主芯片等,进入2017年,缺货涨价依然是主旋律,为何电阻器件也会出现缺货?

“实际上2016年底时电阻就已开始缺货。这是由汽车和工业市场引起的,后来也波及到分销渠道。” 业内人士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