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诺贝尔物理学奖:重新认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 )

皮布尔斯为大爆炸模型(Big Bang model)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他与罗伯特·迪克(Robert H。 Dicke)等人一起预测了宇宙微波背景(CMB)辐射;为大爆炸核合成、暗物质和暗能量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他还是 1970 年代宇宙结构形成理论的主要先驱。

一直以来,皮布尔斯都在不断创新基本观念,例如,他在 1987 年提出了原初等曲率重子模型(primordial isocurvature baryon model);在 1970 年代初期为暗物质问题的创立作出了贡献。他还因奥斯特里克-皮布尔斯判据(Ostriker-Peebles criterion)而闻名,该判据与银河系形成的稳定性相关。

获奖经历:爱丁顿奖章(Eddington Medal,1981),海因曼奖(Heineman Prize,1982),皇家学会会员(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1982),亨利·诺里斯·罗素讲座(Henry Norris Russell Lectureship,1993),布鲁斯奖章(Bruce Medal,1995),奥斯卡·克莱因奖章(Oskar Klein Medal,1997),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金奖( Gold Med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1998),格鲁伯宇宙学奖(Gruber Prize in Cosmology,2000),哈维奖(Harvey Prize,2001),邵逸夫奖(Shaw Prize,2004),克拉福德奖(Crafoord Prize,2005),狄拉克奖章(Dirac Medal,2013),诺贝尔奖(201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