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美元加持 OLED电视会迎来春天吗( 三 )

三星QD-OLED则有效避开了LGD的专利体系,采用蓝色OLED作为基础发光材料,利用QD的滤光膜,实现蓝色到红色、绿色光波的转换,形成最终三原色亚像素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与LGD的白光OLED非常相似,同时,QD的转换膜可能在色彩上更为出色,但显然成本上更高。

对于以上两种大尺寸OLED面板技术思路,业内一直有“不彻底”的定性论断:因为,比较中小尺寸,例如手机面板的OLED显示产品,“直接的OLED RGB三原色”材料而言,单色OLED增加一层滤光膜,显然削弱了OLED产品的革命性。但是,OLED市场的复杂性还不止于此:

从OLED成膜工艺看,目前量产技术都采用“蒸镀工艺”,三星的QD-OLED、LG的白光OLED、市场上的中小尺寸产品无一例外。但是,喷墨印刷工艺的产品也已经进入可以预期的节点:日本JOLED已经有长期稳定运行的实验线,TCL也准备在第二条11代线上实验大尺寸喷墨印刷OLED产品。

同时,OLED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另一种电致发光材料QD也没有忘记搅局:OLED+QD的混合直接发光、QD自身RGB发光都有实验产品展示。无论是OLED还是QD的RGB三元色材料都在不断进行工艺成本、寿命与亮度等方面的技术迭代。最终哪一种材料选择更为“高效”依然是未知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