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指甲盖还小的存储卡 凭啥速度堪比SSD?!( 六 )

可见 , 总线接口的进化 , 是SSD能不断提速的核心竞争力 。

翻回头再来看看存储卡 , 这种最小只有指甲盖一般大小的NAND衍生外设 , 其速度的快慢同样取决于总线接口 , 而相关的规范技术标准则由SD协会(SD Association , 简称SDA)制定 , 时至今日存储卡规范已经从SD1.0、SD2.0……一路升级到了SD7.1标准(表2) 。

在存储卡刚诞生时 , 对应的SD1.0规范很有意思 , 它是按照CD-ROM的速度作为1X倍速来定义存储卡的性能 , 此时存储卡最高读取速度只有12.5MB/s , 随后在SD 1.1的规范中引入了HS高速模式 , 将速度进一步提升到了25MB/s 。

在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先后普及的年代 , 用户需要存储卡具备稳定的写入速度来满足连续拍摄功能的需要 , 因此在SD2.x规范时期SD协会引入了Class x的定义方式 , 最高等级的Class 10要求存储卡具备最低10MB/s的写入速度 , 录制标清视频毫无压力 。

自SD3.0开始 , 存储卡支持全新的UHS-I超高速总线接口 , 它可以与DS和HS模式共存 , 在不改变存储卡针脚的前提下就能实现50MB/s或104MB/s的理论读取速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