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中后期明军实力已极度虚弱,努尔哈赤正是觉察到此才敢起兵( 二 )

\r\n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军第三次入关“陷城堡甚众 , 辇妇女财物 , 车数千辆”出关 , 明军竟也无人敢截击 , 甚至削木书之 , 榜于道旁 , 上书“官兵免送”字样以作嘲讽 。 所以 , 大部分明军在面对清军的时候实在是怯懦不已 , 更谈不上什么强大(当然部分明军还是恪尽职守的 , 决不能一概而论之) 。 \r\n其实 , 大家也可以想想看 , 如果明军的战斗力真的如此强大 , 萨尔浒之战早就应该把努尔哈赤灭了或者重创了 , 还会有后来的什么事?诚然在萨尔浒会战中明军犯下了不少错误 , 但是也无法掩盖明军战斗力大部分低下的事实 。 东路军刘綎军有1.3万人 , 杜松有3万人 , 北路军马林有2万人 , 而努尔哈赤的主力不过6万人 , 如果这三路明军个个皆是奋勇敢战之士 , 后金军哪能这么容易连续转战三地歼灭三支明军主力 。 而李如柏率领的辽东军未接战即回撤 , 回撤中被敌军游骑20余人吹螺号假装大军追击 , 明军自相惊扰 , 互相踩踏而死者竟千余人 。 由此看来 , 明军战力之败坏由来已久 , 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r\n

\r\n爱新觉罗·努尔哈赤\r\n我就以辽东为例 , 努尔哈赤一世雄杰 , 精于算计 , 选择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起兵反明 , 绝对不是喝酒喝多头脑一热就下的决定 。 而是看准了明朝辽东军政腐烂不堪才起兵反叛的 。 事实上 , 至少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 明朝在辽东的军政、民事已经达到了非常不堪的程度 , 材料来源于熊廷弼的《论辽左危急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