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眼中的张学良:他的理解力从没有成熟过,对他评价越来越低( 六 )

张学良在3年之后又发动了西安事变 , 除了自身想要抵抗日本人的意愿之外 , 也存有私心 , 即为东北军谋出路、实现其在西北自立局面的用心 。 事件一发动 , 举国汹汹 , 他本人也始料未及 , 胡适在12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汉卿为人有小聪明 , 而根基太坏 , 到如今还不曾成熟 , 就为小人所误 。 第二天便起草电报给张学良 , 以北平各大学校长的名义 , 内容如下:

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

“陕中之变 , 举国震惊 。 介公负国家之重 , 若遭危害 , 国家事业至少要倒退二十年 。 足下应念国难家仇 , 悬崖勒马 , 护送介公出险 , 缚身待罪 , 或尚可自赎于国人 。 若执迷不悟 , 名为抗敌 , 实则自坏长城 , 正为敌人所深快 , 足下当为国家民族之罪人矣 。 ”这已经是胡适第三次就国家大事和个人去就劝告张学良 。

最终西安事变以和平方式解决 , 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 , 避免了事件继续扩大 , 而自身也一直被囚禁 。 胡适在多年以后对这位张少帅仍然评价很低 , 在《史大林雄图下的中国》一文中感叹:“这个‘少帅’张学良 , 那时正在三十四十岁的中间 , 是一个因纵容而变坏的竖子 , 他的理解力从没有成熟过 , ……他已陷入了夜郎自大的地步 。 ”张学良这位近代史颇具争议的人物 , 随着相关史料的研究进展 , 相信其真实的一面也终将为大众所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