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音控股遇危局?华为小米进军非洲,更有本土企业强势入局,“非洲之王”帽子还能戴多久?( 四 )

华为公司本可放过传音控股,毕竟低端手机市场毛利率较低,且华为手机的品牌形象定位高大上,而当下市场局势的变化令华为公司不得不考虑更多的市场策略,包括原本不太重视的非洲市场和低端机。

研发投入低吸引非洲本土企业入局

传音控股虽然在非洲市场占有高达48%,拥有第一的市占率,但该公司的研发投入较低,这给了竞争对手更多的反扑机会,也成为吸引非洲本土企业进军手机市场的信心因素。

招股书显示,传音控股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85亿元、5.98亿元、7.12亿元和3.49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均在3%左右。上交所之前的一份资料显示,在28家较早公布中报的科创板公司中,研发费用在营业收入中占比的算术平均值达到13%,传音控股3%的比例几乎只是这28家科创板企业的零头。

但就是这样的研发投入,传音控股居然活得还挺滋润,并且成为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显示出规模效应取胜的策略。从招股书中看,传音控股2018年全年营收226.46亿元,净利润6.53亿元。按照出货量1.24亿部,每部手机的售价在200元左右,平均每部手机的利润空间在5元以内,看起来完全是薄利多销的典型企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