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文章图片

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文章图片

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文章图片

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文章图片

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文章图片

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文章图片

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文章图片

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文章图片

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文章图片

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文章图片

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文章图片

苹果|我错了,苹果这次其实有重大升级

下周 , 苹果就要召开今年秋季第二轮发布会 , 重点当然是久等的 iPhone 12 啦 。

只是机哥想起 , 上个月发布的 iPad Air 4 , 至今还没有发售……
毕竟 iPhone 12 可能搭载的 A14 Bionic 芯片 , 抢先在 iPad Air 4 身上发布 。
机哥原本还以为能提前看看 A14 究竟有多厉害呢 。


而且这次苹果也给 iPad 系列第一次搞起了多彩配色 , 机哥瞅见 , 有网友说 iPad Air 4 也许不仅抢发芯片 , 可能还抢发 iPhone 12 的机身配色 。
于是有大神 , 自己动手做了一张渲染图 , 还似模似样:

(非官方)
这么一说 , 再加上全面屏、支持 2 代磁吸式 Apple Pencil、换上 USC-C 接口 , 其实 iPad Air 4 的更新幅度还挺大的嘛~
但是 , 机哥要说但是了 。
在我看来 , iPad 今年最大的「创新」 , 并不是硬件 , 反而是软件 。

没错 , 机哥说的就是 iPadOS 14  。
甚至我觉得隔壁 iOS 14 那些小组件、App 资源库的新功能 , 只能说是「更新」 , 而不能说是「创新」 。
因为苹果今年在 iPad 的系统上 , 做出来一个很酷炫的功能:随手写 。
更新到 iPadOS 14 之后 , 机哥只要在系统里看到有能够输入的地方 , 都可以直接拿 Apple Pencil 往上面写 。
然后系统就会自动把我们手写的笔迹 , 转成文本 。

然后输入之后 , 还能仅用一根笔 , 完成文字的框选、删除、插入、空格等 , 以前要用键盘才能完成的操作 。

But , 是不是乍这么一听 , 觉得平平无奇?
你们的内心OS , 大概想吐槽:就这?这也能叫创新?

嘿嘿 , 接下来看好了 。
如果机哥在 iPad 自带的备忘录 App 里手写 , 我不仅可以像正常的文本那样 , 选择某一个字、甚至选中某一段话 , 然后复制到别的 App 。
要知道 , 这可是手写的字 , 并不是电子文本啊 。

这还不算最神奇的!
最流弊的地方是 , 如果机哥写下一个网址 , 长按它 , 能直接打开那个网站 。

类似的 , 如果是手写的电话号码 , 能直接拨打 。
手写的日期时间 , 能直接建立日程安排、待办事项等等 。
……

但是 , iPadOS 14 这个功能 , 不仅是全局支持自动转换 , 而且还支持中英文混写 。

大家想想看 , 每个人的笔迹都不一样、写字的力度不一样、每个人的笔画习惯也不一样 , 如果还夹杂着字母、数字、标点符号 , 这识别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

辣么 , 这么复杂的功能 , 苹果是怎么做到的呢?
刚好前不久 , 苹果副总 Craig Federighi 接受采访时 , 曝光了苹果是怎么实现它的 。

(就是之前主持发布会的那位)
以前也有别的公司做类似的东西 , 但他们往往是直接拿现有的笔迹来扫描和分析 。
机哥举个例子吧 , 咱们现在可以去找出王羲之的真迹 , 把他写下的每一个扫描出来 , 然后分析他是怎么写的 。 然后再用这些数据 , 生成别的字 。
你们读小学时 , 应该没少练字帖吧?

但是 , 这次是 Craig Federighi 说的但是 。
这种方法 , 满足不了 iPad 这个「随手写」的功能 。
因为 iPad 使用的人群 , 覆盖了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多种不同人群、多种不同年龄的人、还有各种职业等等等等 。
简单来说 , 就是用 iPad 的用户 , 人与人之间差别太大 。
就好比医生写的“天书” , 跟咱们普通人写的字 , 那能一样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苹果才说:

仅靠静态例子是不够的 , 我们需要查看构成每个字母的笔画 。 如果您了解笔画以及笔画如何下降 , 则可以用来消除所写内容的歧义 。
机哥猜 , 这里的笔画 , 应该不仅仅是把文字拆开 , 还包括笔画的顺序、笔触的力度等等 。
很多时候 , 同一个字 , 由不同人写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只有摸透了绝大部分写字的方法 , 才能让 iPad「随手写」的识别度到达“能用”的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