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HC595引脚图时序图工作原理( 三 )
控制移位寄存器
SCK 上升沿 数据 移位 SCK 下降沿 数据 保持
RCK(12脚):上升沿时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进入存储寄存器 , 下降沿时存储寄存器数据不变 。 通常我将RCK置为低电平 , 当移位结束后 , 在RCK端产生一个正脉冲(5V时 , 大于几十纳秒就行了 。 我通常都选微秒级) , 更新显示数据 。
控制存储寄存器
RCK 上升沿 移位寄存器 的 数据进入 存储寄存器 RCK 下降沿 存储寄存器数据不变
/G(13脚): 高电平时禁止输出(高阻态) 。 如果单片机的引脚不紧张 , 用一个引脚控制它 , 可以方便地产生闪烁和熄灭效果 。 比通过数据端移位控制要省时省力 。
注:74164和74595功能相仿 , 都是8位串行输入转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 。 74164的驱动电流(25mA)比74595(35mA)的要小14脚封装 , 体积也小一些 。
74595的主要优点是具有数据存储寄存器 , 在移位的过程中 , 输出端的数据可以保持不变 。 这在串行速度慢的场合很有用处 , 数码管没有闪烁感 。
推荐阅读
- 潘多拉的回响|捍卫时序直至终焉 实战手游《潘多拉的回响》今日公测
- 超低时序32GB大内存条 想要电脑更快又有新升级方向了
- ROHM开发出采用4引脚封装的SiC MOSFET “SCT3xxx xR”系列
- DTCC 2019 | 阿里云TSDB: 教你解锁时序时空数据库的种种黑科技
- 浅谈74HC595串入并出芯片的应用
- 时序数据库连载系列: 时序数据库一哥InfluxDB之存储机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