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明星企业的破产和“不跑路欠钱慢慢还”的创始人( 三 )

后来接受央视采访时,郑元忠感慨:不想回忆,辛酸,从那以后就在外逃亡二十一个月零六天。我逃亡的时候,那一年柳市的工业产值降低了 50% ,第二年又比前一年增加了,再到第三年应该说是已经复苏了,而且从一万多人从事电压电器增长到六万人。当时我感觉中央政策是对的,下面一些人执行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到位,所以我就放大胆子回来了。在外面那一种感受也确实不好受,心想风头过了,回来应该没什么事了,然而想不到还是被抓进去了。

在监狱里,郑元忠给中央写了三十多封信,但没有一封寄出去。郑元忠回忆说:当时我是为自己在呐喊,我没有罪,我这样做是符合中央政策的,邓小平说了让一部分人先富嘛。你说养鸡、养鸭可以,去承包山岭可以,我搞电器怎么会不可以?可谁听你,你叫得最高,他说你狡猾,你会说我知道,但是你的下场、你的结果是不能改变的。那我也就没有办法默默地等待,一等就是一百八十六天。

1984 年初,中央发布一号文件,提倡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搞活流通,文件中提到,‘在工作中要注意划清界限,不可把政策允许的经济活动同不正之风混同起来,不可把农民一般性偏离经济政策的行为同经济犯罪混同起来。’同年 4 月 8 日,郑元忠被无罪释放。蓬头垢面的他在监狱门口抱着妻子痛哭流涕:都说只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真正尝到螃蟹的鲜美,而我还没有吃就被它夹住了。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这个是螃蟹就被它夹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