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P2P和余额宝冲击 银行理财迎来新生代投资者( 二 )

而银行理财也在面临着变革的节点。自2018年以来,银行理财正向“净值化”、“破刚兑”转变。曾经在购买时就能对收益了如指掌的银行理财,转身为净值变动、有赚有亏收益不确定的产品了;另一方面,与此前相比,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连续18个月下跌。

普益标准数据分析师付影认为,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走低,与今年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上半年央行两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加上LPR下行,市场资金利率下降,银行理财收益率也会下行。与此同时,在强监管下,非标资产缩减,银行理财也很难达到高收益。

从P2P到银行理财

2016年,刚走上工作岗位、有了工资收入的小王,在大学同学的推荐下买了某P2P平台的产品。“半年期收益率8%,加上各种优惠券能到12%,当时就感觉,划算。”作为一个理财“小白”,她感觉这个收益在P2P里不算太高,但是比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高出不少。

2018年初,P2P平台陆续有跑路消息传出,朋友劝她赶紧把钱取出来,她说,“用了两年了,用之前研究了一下这家公司的模式还有项目的公开程度,觉得还不错。”准备等到项目到期了再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