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显示:移动支付让人们花钱更多 用途更多元( 二 )

10月11日,在第五届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期间,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及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共同发起的“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发布了这一学术研究结论。

研究牵头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尹志超指出,2013年-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其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同时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水平上升。但这之间是否有极强的相关关系?还需要实证研究。

尹志超介绍,在对超过3.4万样本家庭的分析中(研究基础数据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无移动支付组消费支出为4.23万元,有移动支付组消费支出8.44万元,无移动支付组和有移动支付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5.30%和39.01%。2019年,无移动支付组消费支出5.37万元,有移动支付组消费支出12.42万元,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0.65%和32.83%。需要指出的是,研究中消费习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均作为遗漏变量。

最新数据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可促进中国家庭消费增长16.01%;与此同时,显著改变了消费结构,使得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比)降低1.65%,教育、文化、娱乐等发展型消费大幅增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