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诺奖授予发现系外行星,为啥媒体将其誉为“发现新大陆”?( 三 )

1995年底 , 这两师徒达成了“发现太阳系外绕日行星”的成就 , 简单的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方法发现了一颗名为飞马座51b的行星 。 它围绕一颗名叫飞马座51的恒星公转(与太阳相距50光年) 。 更重要的是飞马座 51这颗恒星与太阳一样正值壮年 。 而之前 , 天文学家观测到的母恒星不是已经死亡的脉冲星 , 就是步入暮年的红巨星 。

这是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发现 , 著名的《纽约时报》甚至把梅耶尔和奎洛兹发现系外行星这件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相提并论 , 称这对师徒为“新世界的发现者” 。

发现系外行星到底有多难?

1781年以前人类知道的大行星数目是6 , 到了1920年这个数字才艰难地增加到10(这其中还有一个冥王星在其后被票选排除出行星序列) 。 然而这些行星都是太阳系内的 , 对于系外行星的探索直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才有了一些进展 。

寻找系外行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 原因很简单:行星本身并不发光 , 而只能反射恒星的光芒 。 这也就意味着行星的绝对亮度非常非常微弱 。 另外一方面系外的恒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都是以光年计的 。 在相距如此遥远的情况下 , 系外行星反射的那点可怜的微光肯定会被它所环绕的恒星的光芒所掩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