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将揭晓:哪些研究揭秘人类心理账户?( 四 )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成员彼得·加登福斯

经济学似乎是一种“飘浮”在空中的理论研究,很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而评委会在2018年的选择,让不少人感叹,诺贝尔经济学奖真的不再“落伍”了。

2018年的大奖花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以表彰二人将技术创新和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相结合。

分析称,二人的研究关注了人类生存与发展两大议题。前者首创的综合评估模型,被广泛用于模拟经济和气候共同发展,后者的理论则被用于制定促进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繁荣的法规和政策。

2017年的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研究,被指“让经济学分析更加符合人性”。塞勒通过行为经济学,探究人类“心理账户”。

他指出,受多种心理作用影响,人们会变得非理性,难以管好钱包。比如,同样是价值1000元的鞋子,消费者在购买普通款时会犹豫不决,但面对名牌打折款时可能会冲动消费。

2015年的获奖者安格斯·迪顿发现,钱多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高收入带来的是生活满意度,而非幸福本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