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科技手段 让低空“不速之客”有翅难飞( 二 )

然而近两年,随着新型超低空目标防御雷达逐步登场,对无人机的探测防御不再是难事。

早在2017年,科技日报就曾报道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4所研发出一款“蜘蛛网”系列要地超低空目标防御雷达,堪称无人机“黑飞”的“终结者”。

传统雷达转动一次需要3—6秒,极易丢失目标。这种雷达采用先进的两维相扫圆形数字有源相控阵体制,跟踪数据率可达0.2秒,能实现对“低慢小”目标的360度无死角追踪。它对无人机探测距离达数公里,且具有多目标探测跟踪能力。

同时,这种雷达的看家本领是在强地杂波下高概率检测“低慢小”航空器。它不仅可以看到空中的无人机等目标,甚至包括小鸟、风筝等都可以看到。

据介绍,之所以叫它“蜘蛛网”,是因为它可以组网,用多部这样的雷达,在航路或者是在重要的目标周围进行组网布设,这样整个空域所有的飞行目标都可以进行连续地探测。

先电磁干扰再撒网,安全捕获“低慢小”

此外,当发现了“黑飞”无人机后,打击手段也日趋多样。“目前有电磁干扰、电磁脉冲、激光束、拦网、碰撞等方式把无人机打下来。” 黄大庆说,特别是民用无人机,缺少防电磁干扰能力,一旦使用强电磁脉冲等技术对其进行干扰,其内部电子元器件会瞬间失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