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肉店如何卖鸡肉,看媒体流量如何分配( 二 )

咯咯咯要买4个鸡翅,出40元/个;喔喔喔要买6个鸡翅,出20元/个;叽叽叽要买2个鸡腿、2个鸡翅,都出5元/个。我们从店主的角度来看一下要怎么卖:鸡翅是最抢手的,最高出价是40块,那一定先把4个鸡翅卖给出价最高的,然后剩下2个卖给第二位的,鸡腿今天生意不好,只有1个人想买,没得选就卖给他了。

所以,卖的结果是:

【鸡翅】

咯咯咯排第1名,买到了4个鸡翅,花费40元/个;

喔喔喔排第2名,买到了2个鸡翅,花费20元/个;

叽叽叽排第3名,没买到鸡翅。

【鸡腿】

叽叽叽排第1名,买到了2个鸡腿,花费5元/个;

店主决定卖给谁的依据就是“谁出的价钱高”。

然后我们看,如果是在广告里:

“店主”是“媒体”,“咯咯咯、喔喔喔和叽叽叽”是“广告主”,店主卖“鸡翅、鸡腿”,媒体卖“广告曝光”;“要鸡翅还是鸡腿”是“定向”,“要买4个”是“预算”,“出40元/个”是“出价”,“把鸡翅和鸡腿拍卖的过程”就叫“竞价”。想象一下,在以前广告是媒体定价,给一个用户播放一段15秒的广告要2块钱,但是广告主总嫌贵,媒体还觉得自己卖便宜了,于是双方决定那就拍卖吧。然后就像现在这样,媒体每时每刻都在举行“拍卖会”,也就是“实时竞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