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共享充电宝的教程流出! 网友: 这不是薅羊毛而是偷( 五 )

那既然已实现盈利,为何还要集体涨价?除了生意火爆之外,业内人士表示,在共享充电宝行业,定价权并不完全掌握在品牌厂商手里,商家拥有极高的话语权。

为了占领好的场景、流量入口,品牌厂商不得不给商家分成,不少合作方式是五五分成。部分品牌厂商还会与商家签订全场景独家排他的合作,意味着商家只能使用一家共享充电宝品牌。而位置较好的商家话语权也就更高,除了五五分成以外,商家还可能会提出涨价,如果厂商有所顾虑而拒绝,商家大可放弃与其合作,进而寻找其他厂商。另外,对于十分热门的商户,共享充电宝要想入场还得交入场费。

尽管共享充电宝集体涨价,大家埋怨归埋怨,还是依旧要买账的。

LG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智能手机用户中,近9成在电量低时会有“痛苦”的感觉。这虽然不是真正的疾病,却像病毒般蔓延开来。

也正因如此,手机续航成为了衡量手机指标的重点之一;而共享经济的喧嚣过后,似乎只有共享充电宝成了最后的幸运儿。这些年,谁没有经历过被“红慌”(电池颜色一红就慌)支配的恐惧呢?也就是我们俗说的“电量焦虑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