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如何使数据发挥最大的价值?(18)

7、人民币是未来的订单,未来的订单是人民币等价物

前半句话很容易理解,人民币早晚要花出去,必然是未来的订单。

后半句是什么意思?你只有站在统一的公共网络之上才能理解。

人民币/订单、提货权/订单、退休金/订单、税收/订单、投资/订单、资本/订单、工资/订单.....这些玩意在一个统一的公共网络里都是无差别的数字(合约),你根本看不出名称的差别。智能化的发生使未来劳动的主体逐渐变为:软件和机器。软件会违约吗?机器会违约吗?

为什么我们会放弃不违约的软件和机器?执着的盯着必然会违约的人?

其根源在于我们太渴望某种东西,就会把某种东西神话!我们太希望分销自己的订单,就会把自己的准备分销的订单贬的一文不值。

这种订单是产品,是服务,是劳动!加上未来两个字,就是未来的产品、未来的服务、未来的劳动。

它们能数字量化吗?如果能,你为什么认为他们一文不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