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Type-C 是如何成功上位的?( 三 )

2014 年 8 月 , 在最新发布的 USB 3.1 标准中 , Type-C 作为一种接口被正式提出;它是一种新型 USB 线缆及连接器的规范 , 定义了包括连接器、端口、容器和线缆等在内的一整套全新的 USB 物理规格 。

不过 , Type-C 只是 USB 3.1 标准中所提出的三种接口样式之一 。 实际上 , 在 USB 3.1 标准中 , 有三种接口样式 , 一个是 Type-A(即 Standard-A , 传统计算机上最常见的 USB 接口样式) , 一个是 Type-B(也是此前已有的接口样式) , 另外一个是 Type-C 。

从三种接口样式的命名中可以看到 , USB 3.1 标准的制定者(USB IF 协会)也在试图简化和统一业界长期存在的纷繁不一的接口类型 。 简单地说 , USB IF 协会从目前存在的接近十种之多的 USB 接口中选择了其中最为广泛的两种 , 分别命名为 Type-A 和 Type-B , 接着又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接口并将之命名为 Type-C;只有这三种接口才能够支持 USB 3.1 标准下的数据传输速度、电流传输大小等等各项技术标准 。

事实上 , USB 作为一种技术标准 , 每一个新版本的制定都要在技术更新的基础之上考虑对前代版本的兼容性问题 。 因此 , 在 USB 3.1 标准的三种接口中 , Type-A 和 Type-B 的存在更多的是考虑向下兼容和统一已有接口的问题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二者的存在也算是新标准对于过去的一种妥协;当然这种妥协是很有必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