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Type-C 是如何成功上位的?( 八 )

同时 , 一起发布的 Surface Pro X 和 Surface Laptop 3 也搭载了 Type-C 。

雷锋网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 , USB Type-C 接口虽然是基于 USB 3.1 标准提出的 , 但在实际的行业应用中 , 不少厂商也选择在不具备 USB 3.1 标准的情况下依然采用 Type-C 接口;如此 , 虽然在传输速度、充电效率上未能达到 USB 3.1 标准的要求 , 但是却可以享受 USB Type-C 接口样式的便利性 。

也就是说 , USB Type-C 作为一种新接口 , 也在走向普及的过程中实现了向下兼容 。

从 Type-C 的发展过程来看 , 一个技术标准从诞生到普及 , 显然是需要整个行业的推动和市场的逐步接纳 , 而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对 Type-C 来说 , 从标准正式确立到如今被整个行业所认同 , 前后经历了五年的时间 。 而五年的时间也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 Type-C 是一个正确的接口方向——毕竟 , 在最新一代的 USB4 标准中 , Type-C 已经成为唯一被支持的接口(参见雷锋网此前报道) 。

推荐阅读